聚云动媒 首页 营销 媒体公关 查看内容

“眯眯眼”争议背后是舆论环境的巨变

2020-1-1 23:45| 发布者: 一灯| 查看: 203| 评论: 0

摘要: 三只松鼠产品宣传图因模特海报“眯眯眼”妆容,部分网友认为三只松鼠在故意丑化国人,一时引起舆论关注和大众讨论。
套用道歉模板和盲目选择代言人的时代过去了!一则危机事件引发的三点思考。

2019年的“眯眯眼”演变为2021岁末的危机

12月26日,“三只松鼠回应模特妆容”登上热搜,2019年的三只松鼠产品宣传图因模特海报“眯眯眼”妆容,部分网友认为三只松鼠在故意丑化国人,一时引起舆论关注和大众讨论。

相关话题冲上热搜后,大量网友涌入三只松鼠淘宝直播间,并对主播进行言语攻击,仅仅直播了半个小时主播就播不下去了,最后无奈下播。

随着舆论发酵升级,三只松鼠在26日中午紧急发布致歉声明,并表示已第一时间进行页面替换,且已安排排查公司其他产品页面,杜绝类似情况发生。

12月27日,名为菜孃孃的用户在社交平台发文称自己就是争议海报中的模特。针对被网暴一事,她在抖音发布一则短视频回应争议。她称:自己的眼晴就是长这个样子,是父母给的。海报也是2019年按照商家要求拍摄,只是完成自己的工作。她无奈于网友的网暴,小眼晴并不影响自己的爱国之心,希望网友理解自己的职业,作为模特自己还要继续工作,愿网友不要再上纲上线,手下留情。

12月27日,《环球时报》特约评论员胡锡进谈到:早前,国人看待“辱华”是文化弱视心理强化了的感受,但随着国家强大、物质能力飞升,人民心理将会越来越强大,对待“辱华”激愤程度会逐渐下降。他认为三只松鼠及海报模特不太会有内部辱华的动机,只是审美错位问题,不排除其受到西方围绕中国审美设置的影响,以后类似问题,待审美纠正后会自然消失。顺着中西的裂痕继续撕裂,上纲上线,没有必要。

上海市消保委评三只松鼠争议海报:消费圈的审美也要与时俱进。社会在发展,消费在迭代,商家只有与时俱进,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,契合消费者新的审美需求,和消费者建立文化与情感的共鸣。

12月28日,人民日报发表“怎样看待围绕‘眯眯眼’的争议”评论。讨论从产品、审美、传播三个角度分别展开。从产品角度看:充分尊重受众,才能赢得市场。从审美角度看:培养健康审美趣味,涵养强大审美自信。从传播角度看:坚持效果导向,也避免“扣帽子”。

关于热搜及“眯眯眼”的热评,人民日报评论的内容已非常详尽和深刻。

引申思考一:品牌选择代言人如何“避坑”

品牌方选择产品代言人,本意是希望借助代言人的知名度扩大品牌知名度,提高销量近而获益。一定意义上,普通受众可以从品牌方选择的代言人上看到品牌定位、产品定位。

合适的品牌代言人,可以为品牌赋能; 不合适的品牌代言人,会变相劝走忠实客户。

关于品牌代言人的选择,我们给出两条建议:

1. 要对代言人进行全方位风险评估,且须和主流价值观保持一致

(1)对公众人物进行全面风险评估:

近年 来,不少公众人物因为个人言论、言谈举止、生活作风等问题接连塌房,多年积累的好形象、好人设毁于一旦。 所以品牌方在选择公众人物作为代言人时,一定要慎重。

公众人物掌握的高流量可以加持品牌、为品牌赋能,同样,公众人流自带的“历史故事”一旦塌房,对品牌的打击也是毁灭性的。

选择公众人物作为代言人时,建议:
  • 公众人物自身无历史污点、无争议。公众人物的历史背景经得起考察。在这一点上,可谓是代言人选择的红线。
  • 公众人物与品牌定位契合。例如品牌定位与公众人物追求的价值观、曾经的言论、带给公众的印象等方面均契合。
  • 公众人物掌握的流量群体与产品受众群体契合。若代言人所掌握的流量并不能给产品带来持续的高销售效应与回报,所选择的代言人也不能给品牌带来加持的作用
  • 科学评估候选代言人的历史代言与商业版图是否存在风险,以避免其它风险可能带来连锁效应,影响自身品牌的健康发展。


(2)顺应主流文化与大众审美

品牌选择代言人,是为了迎合大众情怀与审美,乐见的是积极效应,借助代言人宣传品牌定位、传达品牌理念,营造积极的效果。

所以,品牌方选择的代言人,策划的营销事件都应是顺应主流文化与大众审美的。一个正常的品牌,是无意挑战国民情怀、试探大众底线的。

我们这里强调“一个正常的品牌”,是因为确实存在有些品牌病态追逐“争议即流量”的营销手段。


2. 另辟蹊径也可曲径通幽

还有哪些选择品牌形象的方法呢?

(1)创始人: 还记得那句“我是陈欧,我为自己代言”的口号吗?

聚美优品这个曾经风靡一时的电商平台,可能已经被大多数人淡忘,但它的创始人陈欧,当初在为自己代言这事上可是打了一个漂亮仗。

创始人作为代言人,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。至少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,好处是凸显的:
  • 创始人和品牌,一定意义上是命运共同体。
  • 创始人本人的良好公众形象,也能带给品牌更好的美誉度。
  • 没有高昂的代言费。

说到这里,因捐款赈灾挽救品牌的鸿星尔克老板,可以考虑为自己代言了。

凡事有两面性,选择创始人翻车的反面教材也是有的,比如文峰美发的老板。

《孙子兵法》讲“凡战者,以正合,以奇胜”(守正出奇)。“正”是正路、正道。用在企业经营上即正道而行、守法经营。“奇”是出人意料。用在企业经营上即研究变通,既不墨守成规,又有创新。

(2)虚拟人物,比如卡通人物

代表人物:海尔兄弟。海尔兄弟是海尔集团的品牌形象,曾经也是家喻户晓。

选择虚拟人物作为品牌形象的好处有:
  • 虚拟人物都是虚拟的,本身不自带历史故事,不会受到人物翻车事件等影响。
  • 虚拟人物是虚拟的,故事可以创建和演绎。这些故事可以由设计者根据主流文化与大众审美来创造,更容易主导与升华。
  • 虚拟人物运营好的话,其效果也不输于真实人物。

思考二:舆论环境巨变,强监管时代到来

强监管时代已经来临,零容忍已成红线。

近些年,国家有关部门陆续高频出台各项规范市场经营的法律法规,规范市场经营乱象,重拳打击违规经营的企业、游走在监管边缘的个人。

国家监管的决心、力度与意志空前。

从监管机构角度来看,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,监管手段越来越专业,任何侥幸心理与侥幸手段都已失灵。

从消费者维权角度来看,消费者不再是曾经的弱势群体,他们找到了更多的发声渠道,比如自媒体、短视频平台等,也找到更多的维权方式,比如抱团维权、寻找权威媒体和平台曝光等,消费者已经学会擅用媒体的力量,维权意识大幅提升。

民间发声多样加上官方重拳监管,若再不能触动品牌合规经营、风险预防的神经,经营之路恐怕也就走到头了。

品牌应转变认识:从事后危机处置转为事前风险预防

是时候为“品牌走长远经营之路”转变认识了。与其品牌危机发生后手忙脚乱、多方寻求危机公关,妄图通过道歉模板就能蒙混过失,通过扰乱或转移大众舆论的方法来挽救品牌,不如将功夫做在事前,为品牌建立健康发展的护城河,预防风险发生。

思考三:如何迎接全新的变化和挑战

首先,风险意识先行:风险预防。

在企业内部,组织建立风险合规部门。

在战略上,将风险预防工作列入企业顶层战略。

在战术上,明确风险合规部门职责,选拔专业素质过硬、实战能力过强的人才打造企业风险合规专业团队,建立企业风险防御蓝图与行动方案计划,在企业中层层传递风险预防知识与防控,做到管控无死角。

当然,也可以选择专业的品牌声誉管理机构为其量身定制风险预防方案,协助企业完成以上工作。

其次,企业经营守正:合规经营。

打铁还须自身硬。

任何监管政策与手段无非是让商业回归本质,鼓励企业合法合规的经营,将不法经营、违约经营、投机经营等圈进制度的牢宠,使行业发展去伪存真,还本分经营一片纯净的天空,还市场发展一片井然有序。

靴子必然会落地,只是时间问题。

再次,摆正心态:流量是把双刃剑。

大流量也是大风险。既然享受了流量的红利,也不可避免的会遭受流量的反噬。

没什么好抱怨的,坦然面对吧。

END



最新评论